skip to Main Content

推进公共机构餐厨垃圾就地化处理

image.png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的快速膨胀,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日益突出;而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渣和废弃油脂等餐厨垃圾,其科学化处理方法愈显重要。苏州市吴中区各级公共机构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逐步推广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设备建设,力争树立节能新标杆,引领绿色新风尚。

——宋冠芳

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 推进公共机构餐厨垃圾就地化处理的紧迫性

一是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的迫切需要。堆放运输时,餐厨垃圾极易变质、腐烂,滋生蚊蝇,招来鼠虫,产生大量毒素及散发恶臭气体,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直接污染周边水体、大气和土壤环境;填埋焚烧处理时,也由于其高含水率和低热值而往往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和利用,大量占据填埋场库容,产生大量的气体和渗滤液等二次污染物质;同时,餐厨垃圾来源复杂,含有各种细菌和病原菌等危害物质,借助各种非法渠道重新进入食物链回到人体中,危害人体健康,即使进行了饲料化处理,也无法避免蛋白同源性问题,食品安全隐患巨大。在公共机构推行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通过“源头分类收集-就地及时处置”的模式探索,是缓解焚烧和填埋终端处置设施建设压力、改善环境污染、从源头上杜绝“地沟油”、“垃圾猪”的迫切要求和有益尝试。

二是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的有效需求。随着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满足人口不断增长对资源的渴求,废弃物资源化是其中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设备可通过“微生物互循”技术将厨余垃圾转变为粗油脂和水,粗油脂可添加制成生物柴油,水经过处理,也可做液体肥料的原料或污水厂可用的补充碳源。

三是公共机构示范引领的责任担当。党政机关是经济社会活动的管理中枢和全社会绿色节能环保活动的倡议者、组织者、领导者,担负着推动、指导全社会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重任,它的强制执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公共机构党政机关带头配备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设备,严格执行工作标准,对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对引导和推进全社会开展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形成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有着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

 

· 推进公共机构餐厨垃圾就地化处理的有效性

一是意识深入人心。自2012年开始,各级公共机构开始强制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一方面通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了公共机构工作人员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识,营造了良好氛围;另一方面牢牢把握管理网络、基础设施、规章制度三个关键环节,将垃圾分类的设备直接延伸到公共机构科室、个人,张贴分类标识标牌,落实工作制度,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的理念深入人心,初见成效,为实施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技术日趋成熟。目前,在台州市内,就存在专业的餐厨垃圾就地处理设备生产厂家,克服了厌氧消化处理、高温好氧堆肥处理、饲料化处理等技术的缺陷,具备了较成熟的微生物处理技术。餐厨垃圾“微生物互循”技术,是利用好氧降解技术,在餐厅外设置餐厨垃圾“专用桶”,在桶里投入特定细菌微生物、微生物原种、微生物载体,利用微生物及其产生的酶,将垃圾降解为单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等,最终产出物为粗油脂与水。其中粗油脂具有较高工业价值,可添加制作生物柴油,变废为宝。水可实现达标排放,若经处理,也可做液体肥料的原料或污水厂可用的补充碳源。据调研,餐厨垃圾“微生物互循”技术,耗能只有“好氧堆肥”处理的5%-10%,且无有害物质排放,无臭味无噪声,极大节省了餐厨垃圾处理成本,并且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时间短,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资源利用率高,无二次污染的优势,为实施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Back To Top